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

  • 關於PHEDO
  • PHEDO哲學獎
    • 2021PHEDO哲學獎
    • 2020PHEDO哲學獎
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「臺灣哲學推廣政策建議」諮詢會議
    • 高中生哲學營
    • 哲學工作坊
    • 經典導讀/讀書會 >
      • 存在主義經典導讀
      • 「何謂啟蒙」讀書會
      • 《自願為奴》讀書會
    • 講座活動 >
      • PHEDO哲學院
      • 【美學、藝術與人生】PHEDO高中哲學教育推廣講座
      • 2021哲學敲開心
      • 思索文化的哲學之路(高雄場)
      • 哲學的力量遇上台灣高中教育
      • 專題演講
    • 論壇
    • PHEDO遛哲學
  • 高中哲學教育
  • 臉書粉絲頁
  • 關於PHEDO
  • PHEDO哲學獎
    • 2021PHEDO哲學獎
    • 2020PHEDO哲學獎
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「臺灣哲學推廣政策建議」諮詢會議
    • 高中生哲學營
    • 哲學工作坊
    • 經典導讀/讀書會 >
      • 存在主義經典導讀
      • 「何謂啟蒙」讀書會
      • 《自願為奴》讀書會
    • 講座活動 >
      • PHEDO哲學院
      • 【美學、藝術與人生】PHEDO高中哲學教育推廣講座
      • 2021哲學敲開心
      • 思索文化的哲學之路(高雄場)
      • 哲學的力量遇上台灣高中教育
      • 專題演講
    • 論壇
    • PHEDO遛哲學
  • 高中哲學教育
  • 臉書粉絲頁

「臺灣哲學推廣政策建議」諮詢會議

Picture
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指出,哲學的國際使命在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,從而學習如何共存。2017年科教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(Irina Bokova)更指出:「面對錯綜紛雜的當今世界,哲學思考首先需要我們謙卑下來,從自己立場退後一步,參與理性的對話,並針對我們所無法左右的挑戰,共同提出應對的措施。這才是教育開明的公民,使其免受愚昧和偏見困擾的最好方法。我們遇到的困難愈大,愈需要通過哲學來理解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問題。」換言之,哲學肩負起促進公民意識的角色,哲學教育也具有推動和平與永續發展的功能。
 
過去一百多年來,臺灣哲學家在殖民時期不斷與愚昧和偏見奮鬥,提出許多系統性論述與實踐。從林茂生的實用主義教育哲學、林秋梧的左翼佛學,到洪耀勳的風土文化觀、廖文奎的政治哲學等等。然而受到太平洋戰禍與戰後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情勢丕變,許多先哲思想與文獻或遭查禁或散佚海外,所幸自解嚴後的30多年來,在各大專院校、研究機構及民間團體的努力下,已逐漸還原具多元面貌的臺灣哲學知識體系,除了台灣哲學學會成立、國立臺灣大學曾設立「臺灣哲學研究室」之外,中央研究院亦邀集國內外學者著手建構戰前與戰後臺灣哲學的面貌。此外,近年來「哲學星期五」、「沃草烙哲學」、「哲學新媒體」、「簡單哲學實驗室」等哲普團體也相當活躍。除具社會影響力,更逐漸改變臺灣的公民文化。
 
近來有不少民間團體與學界人士連署倡議政府應積極推廣臺灣哲學,甚至成立臺灣哲學館等等。臺灣已是全球學術自由與新聞自由度最高的國家之一,更是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。這種不受思想箝制與出版審查的包容性,使臺灣哲學在亞洲具有領先地位。而臺灣哲學的多文化、多語言特徵,更使其未來深具全球競爭力。隨著近來有民間團體或相關人士倡議政府應推廣臺灣哲學,考量哲學是跨領域的學科,尚涉及史學、文學、博物館學等不同領域之高度專業性工作,故於應邀集學界及相關民間團集思廣益,共同研議推廣臺灣哲學之具體作為。


為了提出推廣臺灣哲學之方向,並提出短期、中期、長期之可行性建議方案,以召開諮詢會議蒐集各界意見。
諮詢會議以Google Meet線上會議方式進行,開放30個名額給哲學愛好者參與聆聽。(四場諮詢會議皆已額滿)​

第一場專家學者諮詢會議2021/7/28(三)14:00-16:00
​(本場旁聽席已額滿)
主題:國際潮流下臺灣的哲學發展願景


​聚焦問題:
台灣的哲學界如何擺脫替歐美學界代工現狀?
台灣的哲學家如何對全球哲學發展產生貢獻?
台灣的哲學在全球而言有何優勢?

與會專家學者:
陳思廷|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
羅名珍|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
陳湘韻|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
廖顯禕|美國普及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
林映彤|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所副教授
鄭會穎|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
​
主持人:吳澤玫|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

第二場專家學者諮詢會議 2021/7/30(五)14:00-16:00
​
​(本場旁聽席已額滿)
主題:國內哲學教育與哲普推廣的現在與未來

​聚焦問題:
目前的優勢與困境?
如何克服這些困境?
如何強化社會貢獻?

與會專家學者:
劉亞蘭|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
杜嘉玲|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副教授
廖健苡|哲學星期五策劃
朱家安|沃草「公民學院」主編
鄭凱元|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
張峰賓|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

主持人:​洪世謙|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

第三場專家學者諮詢會議2021/8/02(一)14:00-16:00
​
​(本場旁聽席已額滿)
​主題:民間推廣台灣哲學建制的挑戰與機會
​

聚焦問題:

台哲推廣建制的效益評估與組織定位為何?
短、中、長期目標建議?
除設置台灣哲學館外,是否有其他可能性?

與會專家學者
張瑜倩 |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
曾信傑 |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副教授
林芳如 |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執行長
嚴瑋泓 |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
黃雅嫺
 |中央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
林雅萍 
|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副教授
​
​主持人:葉   浩|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

第四場專家學者諮詢會議2021/8/04(三)14:00-16:00
​
​(本場旁聽席已額滿)
主題:政府推廣台灣哲學建制的政策建議
​

聚焦問題:
政府推廣台灣哲學可以有那些具體作為?
短、中、長期政策建議?
除設置台灣哲學館外,是否有其他可能性?

與會專家學者
張隆志|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
魏君穎 |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
林玟伶 |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
葉亭葶 |國史館協修
周婉窈 |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
陳瑞麟 |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
​
主持人:黃涵榆|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

PHEDO

關於PHEDO
高中生哲學營
哲學café
哲學ABC
高中哲學教育
​媒體報導

相關連結 LINK

哲學星期五
philosophy bites
PHEDO Email: phedotw@gmail.com
© COPYRIGHT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.
​Website Design by Weslee Chuang

聯絡我們 contact us

送出 Subm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