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

  • 關於PHEDO
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「臺灣哲學推廣政策建議」諮詢會議
    • 世界哲學日
    • 經典導讀/讀書會 >
      • 教師哲學讀書會
      • 康德法權論讀書會
      • 海德格《存有與時間》讀書會
      • 「何謂啟蒙」讀書會
      • 存在主義經典導讀
      • 《自願為奴》讀書會
    • 哲學講座 >
      • PHEDO X 中山哲研所
      • 【美學、藝術與人生】PHEDO高中哲學教育推廣講座
      • 2021哲學敲開心
      • 思索文化的哲學之路(高雄場)
      • 哲學的力量遇上台灣高中教育
      • 系列演講
    • 工作坊 >
      • 思辨式國文教學工作坊
      • 哲學思辨的十堂課
      • 政治哲學工作坊
    • 論壇
  • 高中哲學教育
    • 高中生哲學營
    • PHEDO哲學獎 >
      • 2021PHEDO哲學獎
      • 2020PHEDO哲學獎
    • 高中哲學教育實踐
  • 哲學影音
    • PHEDO遛哲學
    • 哲學時間點
  • 臉書粉絲頁
  • 關於PHEDO
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「臺灣哲學推廣政策建議」諮詢會議
    • 世界哲學日
    • 經典導讀/讀書會 >
      • 教師哲學讀書會
      • 康德法權論讀書會
      • 海德格《存有與時間》讀書會
      • 「何謂啟蒙」讀書會
      • 存在主義經典導讀
      • 《自願為奴》讀書會
    • 哲學講座 >
      • PHEDO X 中山哲研所
      • 【美學、藝術與人生】PHEDO高中哲學教育推廣講座
      • 2021哲學敲開心
      • 思索文化的哲學之路(高雄場)
      • 哲學的力量遇上台灣高中教育
      • 系列演講
    • 工作坊 >
      • 思辨式國文教學工作坊
      • 哲學思辨的十堂課
      • 政治哲學工作坊
    • 論壇
  • 高中哲學教育
    • 高中生哲學營
    • PHEDO哲學獎 >
      • 2021PHEDO哲學獎
      • 2020PHEDO哲學獎
    • 高中哲學教育實踐
  • 哲學影音
    • PHEDO遛哲學
    • 哲學時間點
  • 臉書粉絲頁
Picture

本系列課程因故取消,對報名者致上萬分感謝與歉意!
PHEDO在未來會努力促成系列課程的辦理,請給我們一點時間,感謝體諒!

PHEDO哲學院
2022春季課程:哲學概論—價值與社會

上課時間:2022/03/17 ~ 2022/06/16 
每週四晚間 8:00-9:15,共13堂課(6/2為端午連假,不排課。)
上課地點:線上講座(完成報名後將收到課程的線上連結)

​收費方式:
  • 完整課程共13堂,不分售,3000元。
  • 高級中等教育以下(含)學生,憑在學證明,享學生價1000元。
  • 高級中等教育以下(含)學生持低收入或清寒證明者,憑在學證明以及低收入或清寒證明,全系列免費。
  • 高級中等教育以下(含)學生請先於活動通報名後,將相關證明email至[email protected]

課程簡介:
「哲學」究竟是什麼?在談什麼?
哲學對於個人與群體,分別有什麼意義?
為什麼它是歐美許多國家的中學必修課?
為什麼歐美許多大學生選擇哲學為第一科系,
以它為根基,於研究所鑽研其他領域?
如果您已經接觸了哲學,渴望它的全貌;
如果您剛開始接近哲學,亟需找到入口;
【PHEDO哲學院】絕對是您的首選。
2022春季課程:哲學概論——價值與社會,
由駐講講師,陪您一起,走進哲學。

講師與課程:
3/17 
哲學概論導論:吳豐維 | 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

哲學這門古老的學問,何以成為人類理性的共同遺產?西方哲學的特色為何?研究方法為何?哲學思考果真能夠普及所有種族與文化嗎?哲學在人類社會的任務與價值為何?

3/24、3/31 
道德哲學:陳煥民 | 台大哲學系、荷蘭伊拉斯謨斯法學院博士候選人

人們應該如何活著?如何進行價值選擇?對最大多數人有利的事就是應該做的事嗎?道德是相對的嗎?道德可能因為不同習俗、不同文化而有所不同嗎?

4/7、4/14   
法政哲學:陳欣白 | 文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

一群人如何在競爭有限的資源和生活空間的同時,卻依舊保有同等的追求幸福的權利?法律與道德之間、正義與幸福之間,如何協調?哲學如何為具體的政策及規則做出「價值的定向」?

4/21、4/28 
精神醫學——憂鬱:黃涵榆 |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

西方歷史脈絡如何討論各種不同憂鬱的形象和再現?現代精神醫學(包括精神分析)裡的憂鬱論述為何?憂鬱為何不必然是一種疾病?如何以哲學態度面對憂鬱?

5/5、5/12   
科技倫理:林映彤 | 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

科技發展如何帶來社會、政治和日常的改變?甚至影響基本價值如自由、公平正義、隱私權、自主性、道德責任?哲學家如何看待科技相關的倫理學問題?

5/19、5/26  
美學:劉亞蘭 |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

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有一個著名的藝術主張是,要把藝術家(詩人)趕出理想國。藝術家到底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,需要遭此對待?而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卻主張,藝術可以促進心理的健康和諧,對社會有利。究竟怎麼一回事?

6/9、6/16    
科技時代下的藝術:紀金慶 | 台灣師範大學、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

在我們這個科技時代裡,藝術還有存在意義嗎?如果有,我們應該如何去說明藝術存在的價值?作為一個現代人,我們需要理解藝術嗎?藝術之於生活,能為我們帶來些什麼?

PHEDO

關於PHEDO
高中生哲學營
哲學café
哲學ABC
高中哲學教育
​媒體報導

相關連結 LINK

哲學星期五
philosophy bites
PHEDO 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© COPYRIGHT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.
​Website Design by Weslee Chuang

聯絡我們 contact us

送出 Submit